广场舞的前生今世,揭秘这个舞种的神秘面纱

夜晚、广场,玩耍的小孩,散步的大人。突然,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响起,一群大妈排好方阵…

原来是广场舞要开场了,也许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,跳舞的大妈们“攻占”了广场,不过,若是说起广场舞的历史,可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简单。

80年代交际舞从舞厅走向广场

上世纪80年代,街头的舞蹈爱好者多是在跳交际舞。那时候,少数交际舞爱好者不满足于舞厅的局限,携带简易卡带,和舞伴在宽敞的街头巷尾舞动起来。只是,当时跳的人很少,而围观者众。为了避免家庭危机,当时的男女舞伴基本是熟人,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舞伴,干脆就“男男”“女女”搭配,仍然跳得自在尽兴。

90年代初迪斯科冲击交际舞成主流

1990年初,迪斯科开始流行,跳着跳着,就创新了迪斯科健身操。迪斯科健身操的流行对于交谊舞来说是一股强有力的冲击,它使得抒情柔和的交际舞变得奔放热烈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市民参与。那个年代,能穿着喇叭裤跳上一段霹雳舞,那牛掰得不行。

90年代中红歌、甜歌舞蹈竞绽放
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日本民歌《樱花》突然火了起来。与此同时,一批拥护“红歌”的舞友开始创新“老民歌联唱”,依托红色革命歌曲编舞。还有一拨人开始借助“甜歌”编舞,“像李玲玉、杨钰莹等。红歌、甜歌舞蹈的热闹,逐渐有了“群众”标签,也开始具备广场舞的特征。

2000年后广场舞开始风靡

2000年以后,广场舞开始在全国流行,原先的围观者也渐渐被感染,加入广场舞的队伍中。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,舞曲多为轻快、辨识度高的流行歌曲,例如《最炫民族风》、《小苹果》等。不管是公园、广场,还是宽敞的街头空地,你都能看到群众跳广场舞的身影。

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广场舞已经成为现代阿姨们最喜欢的健康方式,随着社会的发展,许多年轻人也加入了“广场舞”大军的队伍中来,不过,事物总会有两面性,有人喜欢,也有人反对。但不管怎么样,在不扰民的情况下,人们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,这才是王道。